鶯歌陶藝漫遊記

訊息發佈時間 2025-11-12

活動日期:114/9/20(六) 09:00-16:00
活動地點:新旺集瓷、鶯歌老街、福興宮
彩繪公仔DIY→於新旺集瓷用餐→鶯歌老街→ 福興宮乞龜體驗→新旺集瓷本館導覽

活動內容:
  本次活動首站與「新旺集瓷」及庇護工坊「綠綠發芽希望工坊」合作,引導學員參與陶瓷彩繪DIY。學員們以壓克力顏料為素白瓷偶注入創意,不僅喚醒陶瓷的藝術生命,更實踐了「工藝傳承」與「社會關懷」的雙重意義。新旺集瓷長年致力結合地方文化與創新設計,其品牌轉型過程中,特別注重與社會弱勢團體合作。透過庇護工坊的協作模式,活動不僅提供學員創作體驗,更讓學員親身見證陶瓷產業如何成為包容多元群體、創造社會價值的載體——正如新旺集瓷融合「銷售、體驗與設計」的核心理念,將窯火溫度轉化為人文溫度。
  午後導覽深入鶯歌街區的歷史脈絡漫步鶯歌老街,匠人精神在街坊中的生活瓷中隨處可見,在前往福興宮的天橋上,同學們伴著導覽人員的回憶,向疾駛而過的火車招手──那是鶯歌人的童年──而如今火車回以的一聲鳴笛,是人們對於生活的熱情,更是同學們從未有過的體驗。到了福興宮,拜訪那尊刻在方形石頭上的土地公,以及旁邊一同供奉的陶神,香煙裊裊瀰漫於空氣,聽著導覽人講述的土地公靈驗傳說,彷彿也真的看見傳說中土地公石像開出的那朵小花在向我們招手。聽完福興宮的由來,同學們也參與當地象徵平安的乞龜,由日本同學作為代表上前擲筊,體驗台灣的傳統民間信仰活動,離開福興宮再次踏上天橋,看著天橋兩旁印著的「光『鶯』的故事」的圖文,這趟來時路似乎有了不一樣的感覺。在導覽人的解說下,才知道原來那些看起來並不起眼的巷弄,竟隱藏著鶯歌一路走來的歷史,紅黑磚頭交錯搭起的磚牆,竟是燒窯留下的痕跡;燒煤時代的方形煙囪,是過去鶯歌引進的四角窯,更是象徵台灣窯業脫離古老傳統,走向現代化的里程碑,但隨著新式窯問世後,四角窯也走入歷史,小鎮煙囪滿佈的景象已不復見,煙囪也早已損壞,不復當年的高聳,但那根殘缺的古煙囪卻是鶯歌陶瓷輝煌發展最好的見證。走在古早窯隧道裡,在交錯的光影間,有那麼一瞬彷彿能看見工匠運輸燒窯的身影。
  行程終站抵達「許新旺陶瓷紀念博物館」。導覽員以「阿公」親暱稱呼創辦人許新旺,娓娓道出家族四代歷經產業衰退仍堅持轉型的歷程。細數過往種種,阿公帶著新旺集瓷在大環境下的沉浮與轉型,在2022年獲得政府設計研究院的幫助,新旺集瓷終不再是一人,在大家的努力下,鶯歌瓷器的名聲更加響亮,結合人文與創新,帶給國內外觀光客更多的體驗。

活動報導

更多...